天堂视频中文一区-噜噜噜综合亚洲-99re影精品二区-成人高清无码在线下载

服務熱線:0571-86692169

始料不及的震蕩,醫藥股寒冬離結束還有多遠?

發布時間:2021-09-14


以下文章來源于深藍觀 ,作者高翼




截止9月10日收盤,伴隨著大盤的一波震蕩上升,上證指數站回了3700點,差一點就突破了2015年股災之后的新高,這也意味著,今年的整個二級市場行情,即將站上一個新的臺階。

 

9月10日,上證、深證以及科創板三線全線翻紅,但1491家上漲,2973家下跌的倒掛景象,再次譜寫了整個市場結構性牛熊的行情。

 

今年的醫藥股似乎格外的難,來自Choice的數據顯示,截至今天收盤,387家醫藥上市公司里,191家今年股價漲幅是負的,年內回撤30%的達到37家。去年春節前最后一天是高點,如果按中國農歷年算,這些數字要更為嚴峻。



剛剛過去的2020年,醫藥股成為全民瘋炒板塊,從創新藥到疫苗,從防疫物資到流感藥物,從上游原料藥到下游醫藥流通,資金在各個板塊輪番流動,風格在上下游之間來回切換,成就了一大批醫藥專題的明星基金經理,也紅透了廣大醫藥股民的賬戶。


 但僅僅半年,醫藥一下子便從巔峰跌至谷底。


行業無重大事項發生,賽道沒顛覆性模式轉變,從2020年的“核心資產”到如今成為整個市場的“敝履”,這一年,醫藥股都經歷了什么?




 

-01-


過往:
始料不及的震蕩


圖片

2020年除夕,新年鐘聲在二級市場的一片歡騰下敲響。對于醫藥行業,經過過去一年疫情的教育,無論是公眾認知層面,還是頂層的重視程度,生物醫藥都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;而資金的超配也讓醫藥成了投資經理們必須關注的板塊之一。


再加上有CRO、消費型醫療(指眼科牙科和醫美)以及疫苗這“三朵金花”的陪襯,所有人都以為2021年的醫藥行業,將繼續走上一個新的高點。一股巨大的熱浪在整個行業蔓延開來。
 
2月18日,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,這份熱浪也反饋到醫藥板塊股價上:借著滬深300指數的一波升浪,市值500億以上的醫藥股,幾乎全部在這一天創下歷史新高,但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公募基金超募帶來的巨量新鮮血液進場時,滬深300(指滬深兩市市值大成長性好的指數,可理解成大盤股)很快開始集體下行,在這一天收盤時,一齊畫上了一根長長的陰線。

自此之后,在2月份宏觀數據出現頹勢之后;3月初兩會開完,低增長預期目標釋放出的流動性收緊信號;再加上大洋彼岸的美債走高,資金回流帶來的擔憂,讓宏觀層面的預期嚴重收緊。于是,大家慢慢發現,今年這波白馬股的連跌不絕,其實才剛剛開始。
 
年初的三朵金花,在大體量公募基金的力挺之下,疊加上一季報再次確認的高速增長態勢,讓這一批醫藥股得以快速反彈,一度帶領不少醫藥指數創了新高。
 
不過,翻翻醫藥主題基金就會發現,重倉股幾乎全部是CRO、消費醫療和疫苗這三類,公募基金成就了這三條賽道,這三條賽道也成就了公募基金的漂亮凈值。

但很快大家發現,這似乎只是一次回光返照。

一邊是在線教育和滴滴給互聯網行業帶來的監管收緊的預期,但醫藥行業也是被政策影響的一個領域。今年上游原材料的猛漲,掀起一大波周期熱,那些低增速、低成長的行業一下子站到了舞臺中心。
 
兩種因素加在一起,對整個投資市場的“教育”,一下子掀起了一場史詩級的風格切換,滬深300指數全面讓位于中證500指數(中盤股)。而這時候,明星基金背后的超級體量,一下子成為切換的累贅,每只白馬股里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資金量,有能力接盤者極少。下一步,便是震蕩性的調整。

于是,那些連賣菜的大爺都叫得出名字的醫藥白馬股,陪同著消費、互聯網這些去年漲上天的“核心資產”,一下子進入下降的震蕩周期。

一個事件的解讀,總歸是有兩面性,當到了被狂熱和非理性支配的資本市場,在這種草木皆兵的陰跌時期,這個行業里的政策和事項,大多變成了利空消息:創新轉型都被解讀為既往業務失去支撐,業績兌現都成了不及預期,上市獲批都成了“利好出盡”。

于是,一度,仿佛連空氣里都充滿了絕望的味道。


-02-

行業:

結構性調整帶來的劇烈震蕩

圖片

因為有“估值”這個因素,股市成了一個預期管理的游戲。二級市場里的這一大幫子人,炒的似乎都不是公司現在的強與不強,而是2060年的終局到底會如何。


今年醫藥行業,對政策有更高的預期。

 

供給改革這一塊,頂層往年一貫的鼓勵力量,但在帶來賽道的擁擠和泡沫化后,監管開始收緊。除了新冠疫苗的落地與全球化牽頭,無論是在藥品審批,還是商業化上,都不似往年那么容易;年中的一波CDE監管新政,被認為是一次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政策設計,標準提高的背后,更多被習慣了過往的寬松者,解讀為一種“成本的上升”。


習慣了走相對容易的道路的人,難以在短期內出現新技術、新模式的突破。為了打開市場的天花板,整個行業都在推“出海”邏輯。如果說本土市場是一次競技場里的演練,出海就是在叢林里真刀真槍的搏殺,利潤天花板提高的背后,是研發和商業化成本的指數級上升。

 

但成本是現在的,天花板的打開才是未來的。預期似乎比當下更重要,出海一度也成了主流邏輯。


而反觀支付端,政策收緊的腳步正在進一步加快。

 

從兩會里集采上升為基本國策;到《醫保法》的征求意見稿出來,都是在一步步強化支付方作為整個行業的引領能力;兩次國采的頒布(五批&胰島素)讓降價的壓力如貼面的刀刃般有壓迫感,而地方范圍內的一次次小規模集采,似乎也正在一遍遍提醒著企業:下一個采的就是你。


這對資本市場的一個略顯極端化的反饋就是:對于醫藥產品,政策只會越來越緊,折價風險大概率存在——盡管藥品的ROE(投資回報率)還是很高,盡管企業其實都在正常經營。

 

回顧今年醫藥行業整體情況,根據國元證券統計,經過一年疫情的洗禮,整個醫藥工業板塊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長都出現了一個歷史新高。這其中,除了去年疫情帶來的低基數效應,疫情后開展的各種醫療基建以及釋放的健康需求正在慢慢提升,另外去年醫藥公司在一二級市場融來的錢,也在一步步轉化成各項業務的落地。


但這些在順周期、全面碳中和的歷史洪流的沖擊下,這個好消息有些顯得微不足道。
 
即使如此,每當一個錯誤的輿論出來后,上市公司高管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面對面交流;當一個新產品落地,賣方(券商)分析師們也在夜以繼日的組織路演;當一個錯誤的預期被廣泛流傳之后,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組織電話會澄清。賣方雖然永遠唱多,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最大努力降低行業和大眾之間的信息差。
 
而對于醫藥投資者,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,一邊默默承受著接近腰斬的回撤,一邊繼續用各種手段募來的錢,去押注中國大健康行業的未來。

二級市場里的每一個角色方,都在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,共同抵御這一場結構性的醫藥大熊市。
 


-03-

2021年,醫藥的下半場

圖片

投資,是一個平衡安全邊際和盈利空間的過程。


二級市場,是因為有了情緒與理智之間的抉擇、莊家與散戶之間的博弈、短期和長期之間的取舍,才叫二級市場,如果每個人都能用某一套或者幾套方法論,去長期賺資本的收益,那它就不叫二級市場,叫ATM取款機。


市值降了一半、估值直接腰斬,這也意味著一支股票的安全邊際越來越好,畢竟企業的盈利增速還在。

 

大市值公司雖然上漲空間不大,但流動性好、抗風險能力強,一直以來都是大基金們的 “防守型”配置,這一點未來也不會變。而當“彈性”品種們跟著行業指數一起跌下來之后,也意味著大的盈利空間。


這些,大概是各路公募和私募們的醫藥行業分析師們,在今年下半年會向投資經理們推薦的邏輯之一。

 

而投資,也是一種修煉,是一個追求勝率的過程。


我們可以看到,二級市場的熱度還在,A股已經連續三十多天成交額破萬億;醫藥行業的經營還在進行,每年整個工業的GDP還在往上蹭,醫藥的永續增長還在;進口替代的邏輯沒有消失,中國也需要自己的世界級醫藥企業。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個體都在生長著、呼吸著,他總有一天也會迎來自己爆發的一天。

 

對于醫藥板塊,這個反轉的節點,或許是一次供給側的大力支持,或許是一家公司或一個賽道的里程碑式的轉折,也或許是醫保局的一次“主動示好”。

 

也許到那個時候,一切都會過去,堅守的人終究釋然,樂觀的人會再一次贏得獎賞。




聲明:本文系轉載內容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我方觀點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與我方留言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。